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 实习记者 古单宇 陈俊州 实习生 许丹)7月26日报道四川造骨骼肌松弛药物成功上市;四川造重组疫苗蛋白新冠疫苗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正在申请紧急使用随着刚刚投用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临床研究核心基地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的投用,这样的“四川造”原创药物将层出不穷。
近日,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安排部署,其中坚持创新在城市发展全局中处核心地位。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临床研究核心基地的启用,无疑将成为科技创新策源新动能,更好的助推成都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那么转化医学到底是做什么的?这座综合楼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近日,红星新闻网记者前往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为大家打探这座神秘大楼。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介绍,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是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建设的,投资10个亿,建筑面积是8万平方米,重点涉及建设生物制剂筛选、生物制剂制备、临床转化验证和支撑技术平台四个转化研究平台,构建相互关联、高度综合集成的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体系。
转化医学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的运用转化的过程。转化医学其意义在于:在临床上发现的问题,通过实验室研究去寻找解决方案,然后再运用于临床进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研发新药物或者新的治疗手段等等,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的建立投用,能使基础研究到临床运用的研发周期时间从10到12年,缩短到5到8年。
“目前我们国家所用的药物,主要是仿制药物为主,而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很少,所以这是未来努力的方向。”未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临床研究核心基地将瞄准危害人类健康最重大的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老年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生物治疗新药,试图解决“卡脖子”技术,真正实现一些关键药品国产化。小鱼儿水论坛香港,作为百姓通过这个基地更为直观的感受便是:药品价格能够实现进口药物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让生物研究成果研发周期缩短近一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究竟有什么“秘密武器”呢?总结来说,该设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集成度最高的、装备最先进的、高度开放共享的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拥有引领全国生物治疗转化的三大利器。
拥有国际上少数集成人体7T磁共振、脑磁图等一流设备的临床影像研究中心,为实现“基础发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搭建了一条精准成像及评价服务链。挂牌正版孩童图。拥有全球最齐全与最先进的基因测序系统,承担了华西医院十万自然人群队列研究的全基因组测序任务,单次检测通量可达140人份,数据分析15分钟/人份,其测序及分析能力为全国医疗机构之首,已拥有可用于测序研究的样本资源100余万份。
拥有集成临床研究病房、随访中心、受试者研究资料集成管理、临床检验、内镜、影像、病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型临床试验研究平台,专用研究病床187张,ICU标准抢救病房4间。智慧临床试验系统运算、免费检查检验、绿色预约通道、快速入院流程、专业研究者项目实施,临床试验的主要实施环节可以“一站式”在转化医学大楼完成,加速临床试验的实施。
拥有产学研一体化的细胞研究及应用基地生物制剂规模化制备中心。占地2900余平米,拥有10个细胞制备车间,7个质量检测平台及5个研发实验室。配备多条目前最先进的全自动、全密闭式细胞制剂生产线,未来将利用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为我国生物治疗学科发展及项目转化提供“按需制备”的研究级、临床级、可回溯的细胞制品。
未来5-10年内,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将支撑50-100个自主创新研发的候选生物治疗产品实现转化。将显著增强我国生物治疗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我国重大疾病生物治疗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生物医药高水平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